【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掌握食品科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具备规范化、多元化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能力的、能从事食品检验、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行业认证工作和食品检测技术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一) 基本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五十分以上(含五十分)。
4、掌握进行专业服务意识和科学研究思维方式。
(二) 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规范化、多元化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的专业知识体系。
(三) 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2、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具有从事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行业认证工作和食品检测技术开发方面工作的必要技能及较强的专业理论综合运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培养特色】
通过学校之间协同、学校机构联动、学校企业合作,沿着食品生产全过程,以品质和安全为对象,强化学生规范化、多元化食品检测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 食品理化检验
-- 食品标准检测
-- 食品快速检测
-- 食品体系认证
【主干学科】
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工程原理
【主要课程】
食品原料学、食品免疫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海洋食品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途径】
要求内容
|
配套主要课程或教育培养措施
|
备注
|
能力要求
|
计算机应用能力
|
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及专业课程中应用软件的使用、参加学科竞赛等环节实现
|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程序员考试
|
基本实验动手能力
|
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来实现
|
|
专业实验动手能力
|
通过《生物化学》、《食品毒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以及集中生产实习来实现
|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
|
实验设计能力
|
通过专业综合实验环节和食品工程原理设计等课程和课外环节来实现
|
鼓励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等比赛
|
专业创新能力
|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报告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环节实现
|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
素质要求
|
思想道德素质
|
通过“思政”类课程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实现
|
|
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素质
|
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学习和集中实习环节的综合培养来实现
|
|
专业素质
|
通过各专业课程、生产参观和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价值效益意识,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锻炼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
|
身心素质
|
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
|
【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最低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课程结构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要求学时(周)数
|
占课内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
要求学分数
|
占总学分的比例
|
公共教育课
|
必修
|
648
|
16.60%
|
40.5
|
23.82%
|
选修
|
352
|
30.57%
|
22
|
12.94%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312
|
14.72%
|
19.5
|
11.47%
|
选修
|
440
|
20.75%
|
27.5
|
16.18%
|
专业教育课
|
必修
|
64
|
3.02%
|
4
|
2.35%
|
选修
|
304
|
14.34%
|
19
|
11.18%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修
|
32W
|
/
|
34.5
|
20.3%
|
课外实践
|
4W
|
|
3
|
1.8%
|
总计
|
2120
|
100%
|
170
|
100%
|
【各学期课内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单位:周)】
学期
|
理论教学周
|
理论学分
|
平均周学时
|
考试周
|
集中实践
|
毕业设计(论文)
|
社会实践
|
军事教育
|
新生入学教育\学年鉴定\毕业鉴定
|
总教学周
|
1
|
15
|
25.0
|
26.7
|
2
|
0
|
|
|
|
0.5
|
19
|
2
|
17
|
24.3
|
22.8
|
2
|
0
|
|
|
|
|
19
|
短1
|
|
|
|
|
|
|
1.5
|
2
|
|
2
|
3
|
16.5
|
23.3
|
22.5
|
2
|
0
|
|
|
|
0.5
|
19
|
4
|
15
|
22
|
23.5
|
2
|
2
|
|
|
|
|
19
|
短2
|
|
|
|
|
|
|
4
|
|
|
4
|
5
|
16.5
|
16.5
|
16.0
|
2
|
0
|
|
|
|
0.5
|
19
|
6
|
13
|
13.7
|
16.9
|
2
|
4
|
|
|
|
|
19
|
短3
|
|
|
|
|
|
|
1
|
|
|
2
|
7
|
0
|
|
|
2
|
18
|
|
|
|
0.5
|
19
|
8
|
|
|
|
|
0
|
14
|
|
|
2
|
17
|
合计
|
93
|
124.5
|
|
14
|
24
|
14
|
6.5
|
|
4
|
158
|
注1:“两长一短”三学期制:两个长学期各19周,安排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短学期(暑假内)2-4周,分别安排军训和军事理论、校外暑期社会实践和校外部分专业实习。